作者:張蒼松
出處:中國時報 2007.06.05
樂生院僅存的精華院區若能保留下來,奉還院民作為在地養老的處所,
並導入活化古蹟的宏觀視野,發展成融合人權森林、醫療園區和博物館園區的遠景就在眼前……
台灣在五○年代引進癩病特效藥,但被污名化的痲瘋病康復者,踏出樂生院大門購物時,仍受冷酷歧視,遂在院區自行興建消費合作社,減少外出,以避免自尊心頻頻受創。一九五二年起,樂生院民超越肢體殘障的局限,花了九年時間投入建造消費合作社、棲蓮精舍、圖書室、怡園,以及補強水土保持工事和挖掘樂生池,而今他們已是七、八十歲的銀髮族,他們與樂生院區的一磚一瓦都有著格外深切的情感。
近年來,為了點交土地給捷運局而迫遷院民,樂生院方祭出關閉大廚房的舉措,斷炊後把公炊公膳轉變為向院外訂購便當,白髮蒼蒼的院民們懷著既感恩又吞忍的心境,三餐以便當度日,近兩年來,每人領受了近兩千個便當。
所幸目前已確定捷運施工用地無需擴及大廚房周邊,樂生大家庭炊煙裊裊的景象重現為時不遠,這是提昇院民生活照護的第一步,大廚房也將免於陷入被閒置而加速腐朽的命運。
痲瘋平權運動開出的人文花朵
日治時代強制押進樂生院隔離的病友,還有二十七位健在,二○○四年十二月,日本律師團以贖罪的心情向東京地方法院提出強制隔離違憲的國家賠償之訴。聲援國賠訴訟的因緣際會,台日兩國的法界、學界、社運界和病友,惺惺相惜,互動頻繁,與同年二月啟動的樂生院保留運動並蒂連結,激盪本土「痲瘋平權運動」的崛起。
日本痲瘋病友於九年前打贏國賠官司之後,十三所療養院中掀起自費出版熱潮,以「樂泉園」為抽樣,園內自治會印行六百六十多期的《高原》月刊,院民把歷年發表的詩、俳句、隨筆集結出版,另有十四位院民出版了十六冊新作;而「皓星社」發行所更出版了來自六所療養院的十九位作者共二十三本著作。許多恢復名譽、重建尊嚴的院民,用個人的文字創作剖析自身的生命軌跡。
相形之下,台灣社會對於歷史記憶、文化資產和弱勢人權的維護仍嫌不足,尚待官民合作,急起直追以突破困局﹔樂生院被拆去大半,僅存的精華院區若能保留下來,奉還院民作為在地養老的處所,並導入活化古蹟的宏觀視野,那麼,發展成融合人權森林、醫療園區和博物館園區的遠景就在眼前。這樣的做法在國外有好幾例:
「全生園」位於東京都東村山市,日本動畫導演宮崎駿居所就在附近,他曾捐贈千萬日圓修復六間獨身寮,在地住民數十年來經常進園區訪視,和院民一起吟詩、弈棋、觀賞盆栽、歌唱、跳社交舞,而院民植栽的五百棵染井吉野櫻,蔚為賞櫻名所。朝鮮半島南端的小鹿島有座「更生園」,它與度假聖地合而為一,前去島上戲水的民眾,可隨性漫步到園區探訪,有座資料館展示拷問道具「烙鐵」及強制節育的「斷種台」,日治時代侵害人權的實情斑斑可考。夏威夷西北方的莫洛凱島(Molokai),又稱「友愛島」,北端突出海中的岬角就是一百四十年前流放痲瘋病患的卡勞帕帕半島(Kalaupapa),海岸聳立著世界最高的峭壁,好比天然監獄,從叢林、洞穴到集村社區,曾有八千人在半島度過與世隔絕的歲月,一九八○年,卡勞帕帕畫定為國家歷史公園,不但未曾為規畫國定公園而發生驅離病友的憾事,更把痲瘋村納入保護區,目前仍有三十位痲瘋遺老在這裡安享天年。
期待樂生與捷運共構、共榮
樂生療養院的所在地台北縣升格為準直轄市,可喜可賀,桃園縣也升格在望。如果現行的交通建設藍圖未能及時同步升格,將與時代脈動脫節。反之,如果前瞻地把新莊捷運線往南延伸,建置捷運網絡樞紐,日後將可與三鶯線、桃園線聯結,而讓大台北都會區捷運系統升格為北台灣捷運網絡。
因此,籲請文建會尊重專業審查及文化界的呼求,指定樂生院為國家級古蹟﹔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因應時局,促成樂生院以北的丹鳳、輔大等站分段通車,從而立即終止開挖樂生院區用以建造終點站及其周邊設施的不當施政,做好往南延伸的前置佈局,是必要的。
為了拚經濟,再建個五條、八條的捷運,也未必能與重視人文的國際社會接軌,但如果為了「樂生與捷運共構」,不管興築新莊線的技法有多麼艱鉅,也應該保人權護古蹟,才能贏得國際社會的敬重和邦誼。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